|
广肇学校前身,为广肇公学,而广肇公学乃由明德学校,坤德学校,华南学校, 洁方女校,四小合并而成,广肇公学正式成立日期是1932年5月16日, 当时以明德学校、坤德女校合并为广 肇第一校,以华南学校、洁方女校合 并为广肇第二校,至1939年底,因当 地环境恶?而停办,直至1946年10月11日正式复校,改名为广肇学校。
华益学校 华益学校原是广肇学校之前身,创办于1911年至1914年为止,自清末宣统年间, 祖国对于学文化,尤其注重华侨社会文教事业。那是同乡汪精卫、陈景华、卢白郎诸君子等,即在广肇别墅内创立其华益学校、课授三字经、四书等科目,此为广肇别墅兴办教育之始。
明德学校 地址即今广肇医院留产部,时期自1914年至1932年名为旅?广肇公立明德,高初等小学校。 1915年,扩充校舍,建立三层洋楼。该收男女生,学生制服一律操衣军帽。 1917年,学生人数有达三百余名,为当时华校中最负盛名者。 1931年,那时泰国社会受不景气笼罩,同乡商业日呈落后,学校也受影响,经费支出困难,懂事会便决定与坤德女校合办,以减轻负担,实行男女同学,乃用明德校名,至1932年才正式改为广肇公学第一校。
坤德女校 地址七星妈处,即今中央邮政局对面长板桥处,时期为1917至1931年。沿革1917年, 因同乡有感于教育之重要,以女子为国民之墓。与办起坤德女校。 1927年,扩充校舍,学生突增至二百余人,当时坤德,明德,两校之经费,均由广肇别墅支付。 1931年,侨社经济日益困难。懂事会便将该校与明德合并,为广肇公学第一校,并以明德原址为校址。
华南学校 地址于挽力角高地区梁氏宗内。 1925年,由热心教育同乡创立华南学校,当时感挽力为繁盛之区而贫苦学子居多,彼等目的乃救济失学儿童。 1927年,学生由四五十人增至二百余人。 1929年,因创办人先后离校,便将学校交与中国国民党驻?第九支部队接办。 1930年,第九支部队因经费支出无能维持,乃交回教员自办。 1932年,该校归并于广肇会馆接办之洁方女校,改为广肇公学第二校。
洁方女校 地址首址租赁素里旺路洋楼一座为校舍,后迁至披耶太路朱大校地区。 1926年,热心女同乡们合资建立起洁方女校。 1928年,因办理成绩优异,筹款不难,便迁于披耶太路朱大校地区自建校舍。 1932年,因经济欠佳,归广肇会馆接办,与华南学校合并,改为广肇公学第二校,以华南学校原址为校址。
广肇公学 地址第一校原在广肇别墅内 1932年,成立时有学生二百八十余人。 1933年,学生增至四百多人,遂将会馆第三座楼宇增建三楼多一层,作为礼堂,名为敬公堂,二楼原为礼堂,改为课室。地址:第二校在挽呖角嵩梁氏宗祠内: 1932年,成立时有学生二百余人。 1936年,学生增至约六百余人,因课室不敷用乃在最后一段增建二层木楼一座为校舍,又在两旁加建教室三座。综合两校学生人数约一千多人,其中免费.减费学生极多,总而言之,广肇公学在表面看来,学校虽分为二,但行政统一由黄楚襄校长一人主持,每校设校务主任各一位,第一校为梁振标,第二校为王一之。协助校长处理校务。学校以忠.孝.仁爱.信义和平为校训。一红白绿为校色,去光明纯洁活泼之意。校徽则取教育明灯,源流珠海之义。惜1939年10月11日,第一校,第二校,因祖国抗日战争期间,而处于恶劣环境下,与全泰华校均先后停办。
复校经过 1946年2月17日,广肇会馆举行会议,提议复瓣广肇公学,而获一致通过。1946年3月 组成一个广肇公学复校委员会,推定委员十五人,代表会馆理事推出五人。代表会馆教育委员五人。代表校友会五人,复校委员会选出梁任信为主席,利华辉为秘书,王一之.冯少文.赵广珙负责"复校计划大纲"。学校地址定于广肇公学第一校为复校校址。九月间聘请刚从留学美国反泰的黄浩然(耀才)任校长,至于开学一切事宜。仍由复校委员会同校长协商施行,其后选定1946年10月11日为开学日,目的乃追念七年停办之日期,乃告一段落。 广肇学校 地址:广肇公学即广肇别墅内。 1946年10月11日,学校开课后,黄浩然校长因私人业务扩充,且离泰赴美在即,乃告辞职,继由甘卓峰先生接任校长。 1948年4月2日学校正式奉准注册.立案.校名改为"广肇学校"泰文名,英文名KWONG CHOW SCHOOL,六月间甘卓峰校长因事忙辞职,遂由校董会聘请教育系硕士马秀卿校友为第三任校长。
迁新校址 因校址面积所限,不足收容成千的学生.同乡子好多不能入学,校董会决定迁新校址, 地址是隆路广肇旧坟场地。 1954年6月30日,便在旧校内举行纪念仪式结束旧校。 1954年7月1日,即在新校址上课。 开办中学 1964年9月4日,马秀卿总理以其私人名义向教育部申请开办中学,约经半年时间, 幸获批准。 1965年5月17日,举行开学礼,并以此日为中学开办日期。 1967年,因人数突增,须筹建中学新校舍。 1968年,新校舍得以建成。 1972年,教育部承认为标准程度中学。 |
|